开栏语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矛盾纠纷潜藏于城市和乡村的旮旮旯旯。如何防微杜渐、化解隐患,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命题。即日起,【南充政法】微信公众号推出【果州平安志】专栏,带您走进一线,见证南充政法系统扫黑除恶净化环境,以法治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推进综合治理破解难题,解码“枫桥经验”南充实践,见证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今日推出《阆中:以“三早”筑牢平安防线》,一起来感受千年古城的社会治理路径。
阆中:以“三早”筑牢平安防线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中,阆中市以“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为核心,创新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2024年,全市诉讼案件占比降至34.2%,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降低35%,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织密“全民感知网” 矛盾纠纷早发现
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多层级平安巡防体系,在城市推行“街道大队—社区中队—小区小队” 三级模式,农村实行 “片区联队—镇乡大队—村中队—社小队” 四级联动。整合民辅警、网格员、乡贤、“五老人员” 等上万人组建平安巡防队伍,采用 “步巡+车巡” 方式,在重点区域、时段开展巡查,并将消防排查、反诈宣传等工作融入其中。
创新“平安前哨” 机制,将滴滴司机、出租车司机等纳入治安信息员队伍,拓宽线索收集渠道。实施积分制管理,将巡防表现与评优晋升、物质奖励挂钩,激发群众参与热情。2024年,通过巡防队伍主动发现并处置矛盾隐患1300余起,真正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筑牢“智能防控墙” 风险隐患早防范
创新“政企民” 三方共建模式,推进 “慧眼工程” 建设。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群众自付,累计安装15.46万路监控探头,实现城乡重点区域全覆盖。系统升级后,引入人脸识别、AI场景分析等智能功能,可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并预警。
整合“天网”“雪亮” 等20余类数据资源,接入三级综治中心平台。开发 “基层综治视联网”,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重点人员、车辆,网格员通过手机APP接收预警信息,2024年累计处理预警事件860余起,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构建“多元解纷链” 矛盾问题早处置
打造市乡村三级“一站式” 解纷平台,设立354个调解组织,配备1751名专兼职调解员,成立15个个人品牌调解室和2个调解专家库。落实“日常巡查+定期排查” 机制,依托综治平台与 “慧眼工程” 实现矛盾信息实时共享。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建立特殊家庭台账,对离婚登记人员及时介入调解;在土地征用、环保等敏感领域,开展专项排查,制定“一案一策” 化解方案。2024年,全市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404件,化解成功率达99.54%,部分乡镇连续三年保持 “零刑事案件、零电诈、零越级信访”。
阆中市的“三早” 工作机制通过人防、技防、机制防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关口前移,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岳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