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解纷“营”得平安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5-04-08 16:11:3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我买了百草枯,你再不还钱就同归于尽!”1月6日,营山县某社区网格员在例行走访时接到陈女士求助,称其前男友朱某某因索要恋爱期间花费的30余万元未果而发来威胁短信。营山县综治中心接报后,迅速启动红色风险响应机制,联合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社区等部门成立处置专班,当日查扣朱某某网购的危险物品并对其开展训诫教育。调解过程中,朱某某表示自己是因父亲罹患癌症急需用钱才做出过激行为,看到陈女士已退还部分款项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后悔不已的他主动删除威胁信息并写下悔过书,还对营山县综治中心协调民政部门为其父亲办理大病医疗临时救助的暖心之举表达了感谢。


  这起重大情感纠纷的化解,是营山县以“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果。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本地实际深度融合,依托县综治中心创新打造面积2200余平方米的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以下简称“一站式”解纷平台),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指挥调度等七大功能于一体,通过整合24个部门职能,设置9家常驻单位和15家轮驻单位,将原本分散的调解、信访、诉讼、仲裁等资源拧成一股绳,真正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


营山1.png

  营山县综治中心来访接待中心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营山县综治中心供图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一站式”解纷平台发挥集成效应


  今年除夕前夜,因在同学聚会时过量饮酒,年仅27岁的莫某不幸醉死在易某家中,20多名悲愤交加的家属当天便聚集在易某家中讨要说法。悲剧发生后,网格员迅速通过“一站式”解纷平台上报相关情况。


  “综治中心接报后,积极联动综治、司法行政、民政等部门,在公安机关查明莫某确属意外死亡后的半个多月内,先后开展了6轮调解,既为双方当事人讲解清楚了饮酒致意外死亡的法理,也从情理出发,逐一安抚死者家属的情绪,并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疏导。最终,当晚同桌饮酒的10人共同赔偿死者家属37万元,成功平息这起因意外死亡引发的激烈矛盾纠纷。”营山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谭雷说。


  依托“一站式”解纷平台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工作模式,今年1月发生的黄某某入住疗养院后不幸离世纠纷也得以成功化解。公安、卫健、民政等部门的提前介入,不仅为悲痛的亲属还原了黄某某离世的经过,也用专业评估报告全面解答了亲属对疗养院送医、诊疗程序的质疑。


  “过去,遇到矛盾纠纷时,群众得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只要到综治中心,所有问题都能找到对口的人解决。”营山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目前设置了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速裁庭、连通县乡村三级平台的线上多功能室等11个功能区,真正成为了处理群众诉求的“总枢纽”。一旦在辖区内发现矛盾风险隐患,综治中心“一键吹哨”,责任单位“听哨报到”,各类矛盾纠纷将迅速进入受理登记、分流交办、联动调处、反馈回访、结案归档“五步解纷”流程,确保实现一般矛盾纠纷7个工作日、复杂矛盾纠纷14个工作日、重大复杂矛盾纠纷30个工作日限期办结。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营山县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平台整合、多元共治、长效护航”的基层治理新路。自2024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营山县综治中心已累计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提供法律服务1000余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件,其中,包含重大矛盾纠纷8件。


营山2.png

  法院常驻人员调解矛盾纠纷 营山县综治中心供图


  从“短期治标”到“长效治本”


  事心双解让平安“扎根在基层”


  2024年12月15日,一场阳光听证会在营山县绿水镇社会治理中心召开,包括“两代表一委员”、公益律师、社区工作者等在内的21名听证代表和检察官、民警等齐聚一堂,围绕绿水镇某单位职工周某某和居民张某某争执致伤纠纷展开专业法律论证,最终促使周某某自愿补偿张某某合理医疗费用8000元。


  “听证会现场不仅有民警展示关键视频证据,还有法律援助律师按照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比例测算其应当承担的赔偿数额,这样阳光透明的处理方式,成功让张某某主动放弃了不合理的高额赔偿主张,迈出了和解的关键一步。”参与调解的营山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谭雅文告诉记者,考虑到伤者张某某在纠纷中虽存在自身过错,但其生活确有困难且年事已高,该中心随即启动“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双轨机制,联动县检察院快速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民政部门同步启动临时救助“绿色通道”,免去了张某某伤后疗养的后顾之忧。


  “在调解纠纷时,有不少当事人确实存在困难,仅调解纠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营山县综治中心会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司法行政、人社、民政、住建、卫健等部门,依法依规为困难群众配套就业培训、技能提升、救济救助等政策,目前,已累计协调解决困难群众房屋、就医、就业、低保等事项21件,协调各类救助资金35万余元。”营山县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这种深层次的“造血式”救助,有效实现了纠纷双方的事心双解,防范类似矛盾再次萌发,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短期治标”到“长效治本”的良好效果。


  此外,营山县还扎实推进29个乡镇(街道)、364个村(社区)“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实行“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全部入驻同级“一站式”解纷平台,393个镇、村级人民调委会和20个行业调解工作室、1282名调解员与“一站式”解纷平台联动,仅2024年就促使3000余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从柴米油盐的邻里摩擦,到生死攸关的重大纠纷,矛盾纠纷化解绝非一蹴而就。营山县坚持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让分散的部门资源“指头”通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握成拳头”,通过“排查—调解—回访”闭环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灭火式应对”向“防火式预防”转变,用“最多跑一地”的承诺,书写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