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忠诚铸魂铁纪担当 >
【忠诚铸魂·铁纪担当】邓玉红 :让爱回家 让家团圆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4-06-13 14:34:25 】 【 来源:南充政法


南充政法6.png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级警长邓玉红


  邓玉红有什么样的事迹呢?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观看过中央电视台一档大型公益寻亲节目《等着我》,由著名主持人倪萍大姐主持。节目旨在通过国家力量,搭建全方位的公益寻人平台,帮助人们找到失散已久的亲人,“助力团圆梦,让心不再等待。”我经常关注这档节目,在《等着我》的悲伤与喜悦之中,在泪水与微笑之中,在失散与团聚之中,感受爱的真切,感受社会文明与精神价值的回归,感受新时代的万千美好。


  邓玉红在我们刑侦支队的工作与央视《等着我》节目的价值完全一致,但她工作的过程却比节目寻人更加艰难曲折,甚至有时候还充满着未知的危险。因为,她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活动”。“巾帼不让须眉”,多年来,她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坚守,默默付出,用青春、智慧与汗水真切地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价值追求。


  她比我年长,我称呼她为邓姐。一声姐,她也扛起了做姐姐的责任。比如,她总是关心着我们的生活情况,经常地家长里短,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在工作中,传帮带是她一如既往的习惯,诲人不倦,帮人不断,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环境、适应需要、适应接踵而至的林林总总的工作与压力。难怪有人这样评价说,刑侦支队,温暖一家人。是啊,在温暖的氛围里,我们刑侦支队的工作在全省都叫得响。就“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活动”,我们的战绩常年稳居全省前列。


  邓姐是我们刑侦支队的知心姐姐,又是我们刑侦支队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活动的超级能手。这些年,她历尽千辛万苦,和她的战友们,用脚步丈量漫漫征途,先后为受害家庭找回被拐的儿童180余名;组织认亲活动50场次,帮助260多个家庭实现了寻亲梦、团圆梦。每一次的相认,都是泪雨纷飞;每一次的团圆,都是感天动地。“让爱回家,让家团圆”,邓姐和她的战友们做到了,我们公安机关做到了。


  之于打拐工作,邓姐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时至今日我记忆犹新。她说,打拐这件事对我们而言,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但对于受害的家庭而言,却是一生的希望与寄托。我们得全心全意,我们得全力以赴。


  是啊,这些年,邓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的一天早上,邓姐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时,一对中年夫妇敲开了刑侦支队办公室的大门。一进门,这对夫妇颤颤巍巍地拿着一张23年前的早已经皱皱巴巴的“寻人启事”,他们说明了来意,一遍一遍地讲述丢失孩子的体貌特征,一遍一遍地讲述当年孩子丢失的每个细节!孩子妈妈声泪俱下,几度昏厥,无尽悲伤。


  看着那张泛黄的寻人启事,望着那对夫妇泪水浸润的眼睛,邓姐的心被揪紧了,作为母亲的她感同身受。那一刻,她流泪了。这泪水,是她给予这对遭遇重大不幸夫妇的同理同情;这泪水,更是她决心帮助这对夫妇找回丢失孩子的无声誓言。送走了这对夫妇,邓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她在反复回想孩子的每个身体特征和丢失当天的每一个细节,她要还原真相。然而,时过境迁,已经20多年了,这一切又谈何容易啊。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邓姐和她的战友们勇敢地开启了属于她们的“团圆行动”。她迅速地把采集检验的这对夫妇血液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库,开始逐一排查全国失踪人员信息系统数据,筛查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警情记录,并在第一时间发出疑似重点地区协查通报。一张寻亲的大网在南充、在四川、在全国悄无声息地铺开了。


  寻找的过程充满艰难曲折。邓姐和她的战友们奔走了八个省市,行程千万里;比对分析了上万份资料。寻找的过程通宵达旦,风餐露宿,何其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邓姐和她的战友们摸排到广东一男子疑似他们失踪被拐的儿子,经连夜采集血样DNA比对,完全符合亲缘关系!那一刻,万里挑一的曙光驱散了23年来的阴霾。大家欢欣鼓舞,热泪盈眶,几个月来的无尽煎熬一下子飘散。邓姐不顾加班带来的疲劳,立即联系了那对夫妇,把这个难得的好消息告诉他们。这对夫妇在电话的那一头嚎啕大哭。很快,双方约定的见面的日子到了,邓姐充满期待,充满忐忑,也充满着难以言表的悲伤与难受。那一刻,她静静地站在办公室里,对着蓝蓝的天空默默流泪。认亲仪式简朴庄重。那一刻,失散20多年已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见到白发苍苍的父母;这对苦命的夫妇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那一刻,一切的言语都苍白无力,惟有泪千行。那一刻,一家三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哭声与笑声交织,喜悦与悲伤交织。从此,天涯不再遥远,历尽灾难的一家子心相连,手相牵。


  实干苦干是邓姐的优秀品质,创新创造同样是她的优秀品质。为提升信息比中率最大化,她在长期的实践中创新战法进行信息关联比对,此举一推出即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1981年,蓬安县冯某、陈某夫妇刚半岁的孩子被人拐走,2021年通过DNA比对,找到江苏徐州的孟某就是两人当年丢失的孩子,寻亲成功。同样是蓬安县的蔡某、周某夫妇,他们尚未足月的孩子蔡三娃被人拐走。作案时间、地点作案和作案手法完全相同,这名孩子是否也被拐入江苏徐州?邓姐大胆猜测,精心研判,及时与徐州警方联系,重点排查徐州地区疑似被拐来的适龄男子。通过大量走访排查,摸排到在江苏徐州生活的张某各方面酷似,经DNA比对后,正是这对夫妇的亲生孩子。今天,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一创新的关联比对法已在我们公安系统广泛使用,有效提升了寻亲的效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寻找是邓姐工作的重要内容,打击同样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轰动全国的部督“4.26”系列拐卖儿童案发生后,邓姐领命侦查办理。她五赴广东,三下湖南、湖北,行程4万余公里,克服案件时间跨度长、拐(出)入地地理环境变化、证人分散记忆模糊、通讯数据灭失、收买养父母法律意识淡薄、被拐孩子心理上不配合等重重困难,围绕当年收买小孩涉及人员、地点、过程、细节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取证,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突破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经过无数个不懈努力,她和她的战友们成功解救被拐儿童13名,将5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主要嫌疑人王某某被依法判处死刑。该案作案时间跨度长、解救儿童数量多,办理过程艰难,公安部特向南充市公安局发来贺电,上海东方卫视以此为素材拍成了纪录电影《人生第二次》,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实践中,邓姐深知信息来源的极端重要性,单靠公安机关日常受理还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凝聚起强大合力,才更加有利于让爱回家,让家庭团圆。于是,她在南充公安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建立起了儿童失踪被拐DNA采集比对绿色通道。2020年以来,她和战友们共高效处置失踪警情3000余起,其中妇女儿童失踪警情2000余起,找回率95%以上;牵头侦办涉拐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群众给予了高度评价。


  每一起成功的背后,其实都流淌着亏欠的泪水。邓姐在打拐路上的成功,背后的亏欠同样很多。邓姐上有80多岁体弱多病的父母,下有还在读中学的女儿,老公又长期远在成都上班,家庭的重担都牢牢地压在她的肩膀之上。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老母亲不幸染病、女儿在家线上上课。这一家子需要照顾扶持啊。而那时,她却摸排到一疑似被拐人员线索,不顾疫情风险,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后,毅然出发前往河南,成功找回南部县程某、史某夫妇被拐的儿子。“看到一家人重逢,幸福得直掉眼泪,那一刻,我觉得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那一刻,凯旋归来的邓姐围坐在母亲和女儿的身旁,讲述着出差的故事,她热泪长流。


  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邓姐同样不是。她说,她只是干了自己该干的事情,干成了自己该干成的事情,“让爱回家,让家团圆”。这些事情,她干了;这些事情,她干成了,干好了,人民群众满意了。她,就是我们万万千千人民警察中的平凡英雄。致敬,邓姐;致敬,奋战在打拐一线的战友们;致敬,我们每一个守护平安南充的政法人。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