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域治理 >
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潘丽琼工作室授牌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5-03-07 11:10:15 】 【 来源:营山县人民检察院

三八11.png

营山人民检察院潘丽琼检察官在2021年荣获评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为发挥三八红旗手示范引领作用,更大限度地联系服务妇女群众,3月5日,南充市妇联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潘丽琼工作室授牌。


三八2.png

  “潘丽琼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展厅


三八1.png

2024年5月,潘丽琼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营山县检察院“知心姐姐”未检团队联合县妇联、残联等部门,在营山县茶盘小学举办了“检教同行共护成长”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


  2023年11月,“潘丽琼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检察院挂牌成立。工作室设有专门的展厅,占地约100余平方米,共有8名核心成员,包括全县政法系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业务标兵(能手)和优秀政法干警代表等。


  近年来,工作室发挥劳模辐射带动效应,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难题,以案结事了人和为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着眼解决纠纷、司法救助、普法宣传等领域,帮扶困难妇女儿童,修复社会关系。该劳模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双百政法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法官”“全国青少年普法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办理一起困难妇女司法救助案例被评选为“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走好定纷止争“新路径”


  “邻里纠纷、拉扯推搡致轻伤的案件,往往案件事实较为清楚、法律适用争议不大,但群众却反应强烈,信访矛盾突出。”潘丽琼介绍,在办理一些因家庭、邻里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时,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劳模影响力等特点和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


  2023年5月,肖某某在与邻居胡某某因琐事发生争执时,将胡某某和前来劝架的邓某某打伤。案发后,双方赔偿事宜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潘丽琼特地邀请具有丰富的司法工作经历与调解经验的县法院法官何礼东和资深律师蒋林峰一起上门召开案件调解会。通过专业释法答疑,再以邻里多年共情,最终达成了赔偿谅解协议,促使胡某某、邓某某自愿息诉罢访。


  工作室成立以来,对一些因家庭、婚恋、邻里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综合考量“法理情”在案件中的运用,通过上门调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妇女权益工作延伸到村(社区),已有效化解21起矛盾纠纷。此外,工作室推动应用“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掌上检察院app”,创新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让老百姓无论身何处,也能视频问检,享受指尖上的法治服务,为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司法为民”办案实效,给出了他们的独到“解法”。


  传递司法温情“暖心坎”


  为了对困难妇女开展全方位救助,潘丽琼和工作室成员们总结经验,与妇联、民政等九个部门联合,创新建立“立体司法救助”模式,通过内外协作摸排线索和多维度救助,为困难妇女群体提供保障。


  潘丽琼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发现,被害人何某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被确诊为乳腺癌后,需长期服药治疗,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且案发后一直未得到嫌疑人的任何赔偿,生活陷入困境。审查查明后,潘丽琼立即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并协调县妇联为何某申请了“两癌”救助金,同时联合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对何某进行定期回访,持续跟踪其生活动态。


  何某司法救助案,是工作室开展困境妇女儿童司法救助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此外,工作室推动县检察院与县妇联联合出台《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的意见》,以主动排查化解矛盾在当地,解决被救助妇女儿童实际生活困难为导向,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妇女儿童特别是农村地区困难妇女儿童的救助力度,形成救助合力。《意见》实施以来,共办理涉困难妇女儿童司法救助案件16件16人,发放救助金14万元。


  发挥组织普法“牵引力”


  2024年5月,潘丽琼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营山县检察院“知心姐姐”未检团队联合县妇联、残联、教体局、民政局等部门,在县茶盘小学举办了“检教同行共护成长”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开展“法律高压线”“法治成语翻翻乐”“模拟法庭”等活动,让未成年人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让“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入脑、入心、入行”。同时,工作室与“知心姐姐”团队还联合县巾帼志愿者协会、“晨光公益”志愿者协会等公益团队,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法治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20余场,已累计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30余人次,法律援助10余人次。


  此外,工作室还聚焦“三八妇女节”“国际禁毒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法治宣传节点,根据妇女儿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法治教育需求,如涉家庭婚恋、邻里纠纷、企业用工等法律知识,精心策划组织针对性强、参与度高、效果明显的检察开放日、普法进村社(企业)等活动。在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宣传的基础上,联合县检察院“绥山检音”工作室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大法治宣传受众面。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员共参与法治宣传1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制作普法新媒体作品16期,内容涉及《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