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见义勇为 >
南部县:构筑见义勇为新高地 弘扬社会正气显成效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4-07-11 12:51:26 】 【 来源:南部政法

  见义勇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平安建设的有力支撑。南部县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南充市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实施办法》规定,将见义勇为工作作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权益保障,大力表彰、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在全县汇聚了崇尚正义、支持和敢于见义勇为的社会正能量。南部县涌现出64名见义勇为人员,其中16名获得南充市政府表彰,1人获得四川省政府表彰,1人获得四川省“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表彰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见义勇为工作新格局


  见义勇为工作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一是制度化领导,确保工作出实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见义勇为工作,把见义勇为表彰纳入常务会议专题审核,县委政法委每半年召开一次见义勇为工作分析会,精准施策,解决工作中的痛点、难点,确保决策科学高效。二是清单化部署,明确工作方向。制定印发了《南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要点》文件、年度目标考核见义勇为工作提示函,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见义勇为工作目标与路径,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精细化督导,推动工作能落地。县委政法委把见义勇为工作纳入年度平安(综治)督导范围,通过实地检查、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扎实落地,形成闭环管理。


  引领社会风尚,弘扬见义勇为正能量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南部县坚持发挥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榜样人物影响人、感召人、带动人。一是主动发现,拓宽申报渠道。县委政法委主动发现见义勇为行为,时常关注县内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及时捕捉潜在的见义勇为行为,确保每一份英勇不会被忽视。二是严格审核,保障公正透明。为有效确认见义勇为行为,县委政法委牵头组建由基层政府、派出所等单位组成的调查小组,下沉一线对事件进行核查,通过走访当事人、勘察事发地、分析影像资源等方式,还原事件真实情况,会同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民政局等单位,联合审定是否构成见义勇为行为,同时将见义勇为事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提升公信力,保障见义勇为的准确性、合法性。三是快速响应,彰显即时关怀。县委政法委创新121机制(即接到见义勇为申报后,1周内完成见义勇为事件调查,2周内完成见义勇为资格审核,1个月内完成见义勇为事迹公示),县委政法委在完成所有既定流程后,及时向政府提交报告,做到发现一起、审核一起、奖励一起,实现见义勇为行为从发现到表彰的高效流转,凸显对英雄的及时认可与褒奖。四是立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对获得见义勇为荣誉的公民,县政府及时拨付奖金,召开见义勇为表彰会议,发放荣誉证书与奖金,通过电视、公众号、抖音等新闻舆论媒体,4.15、12.4等宣传日,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见义勇为事迹,引导公众学习英雄,争当英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对本年度见义勇为事迹非常突出、群众反响强烈的,逐级向上级部门申报,扩大宣传范围。


  完善权益保障,构建全方位关爱体系


  保障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是见义勇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是系统化管理,精准服务到位。将见义勇为人员信息录入网格化服务系统,进行系统化管理,网格人员定期对见义勇为人员上门走访,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庭成员、生产生活、子女就学就业等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做到随时掌握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庭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二是多元化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县委政法委会同县民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每年召开一次见义勇为协调会,强化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措施,保障低收入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实施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受教育的优待政策,截至目前,县民政局为3名见义勇为人员家庭解决低保与保障特困儿童供养,县就业局为1名见义勇为人员解决公益性岗位,同时,为2名见义勇为人员子女申报助学基金2万元,为2名见义勇为人员申报大病医疗救助基金2万元,为1名见义勇为人员解决司法救助金4万元。三是人性化关怀,传递温暖关怀。积极关心特困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特别是牺牲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在重大节假日前,省、市、县、镇各级政府走访见义勇为困难人员(家庭)18户,发放慰问金14.5万元,让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不再孤单,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