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化建设 >
南部县法院推行企业“红黄绿”赋码预警 提升司法服务精准度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5-09-25 09:55:58 】 【 来源:南充政法—智能化建设指导科

  为进一步加强政企融合,切实保障营商环境法治化,南部县人民法院主动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研判,通过企业自评、法院商多部门后认定,对涉诉企业进行分级评估,以“红、黄、绿”三色进行标识预警,先后对涉诉案件数量50件(含)以上16家企业赋“红码”、20件(含)以上至50件以下的45家企业赋“黄码”、20件以下的企业赋“黄码”,分类别为企业提供精细化司法服务。


  一是专员服务多点发力,关注“红色”企业“生存之难”。精心推出“红码”企业专员服务制度,法院领导带队走进企业问需问难,走访企业60余次,收集各类法律问题21个,帮助解决涉财税金融、招引政策、企业用工等问题8个。在全市率先出台预重整指引,对金城房产、嘉伦医院、美好家园房产等生存困难的3家公司进行预重整,其中嘉伦医院通过积极招募投资人,注入新鲜血液,保障医院平稳有序运行,医院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解决了60余名医生、护士等就业问题,继续为100余名产妇、80余名老人提供康养服务。精准适用破产程序转换,充分释放企业潜能。在办理四川瑞友公司破产一案中,成功推动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允许企业缩小范围继续经营,主打产品远销国外,企业生产日渐步入正轨,去年实现销售额230余万元。


  二是片区法官融网进格,解决“黄色”企业“发展之困”。建立厂房门口的“片区法官”制度,综合考虑业务能力、工作经历、法律素养因素,为“黄码”企业匹配41名“企业法律医生”,开展“企业纠纷在哪、片区法官到哪”活动100余次,定期上门把脉会诊、就地解纷。坚持以“问题实质解决”为导向,针对“黄码”中短时间涉案频繁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从缓减诉讼费、灵活保全、保护交易、善意执行等方面进行特殊保护,避免一个案件拖垮一个企业。在工业园区设立法官联络站,加强“立、审、执”流程信息共享,对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疑难病症企业及时标记转诊,推动涉企纠纷实质化解用时同比缩短30余天。


  三是法治礼包送货上门,实现“绿色”企业“预期之稳”。参与县上重大项目研究会议13次,结合办理的行政审批、产权保护、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提出优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招商引资政策等司法建议14条,强化源头治理。通过“片区法官”工作群推送优化营商环境便企措施及涉企纠纷典型案例120余次,不断扩大法治宣传面。紧盯房产、金融等重点领域,组织召开行业座谈会,印发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发展机制运行情况评价”体系,院党组将企业评价作为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察室每月抽取部分企业,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调研,了解机制落实情况,提升司法服务质效。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