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域治理 >
整合资源 构建体系 大力促进劳动纠纷“一站式”化解 ——嘉陵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动纠纷化解新模式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2-04-26 10:50:49 】 【 来源:南充嘉陵政法长安网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南充市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嘉陵区结合实际,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力度,整合相关部门职能资源,积极探索劳动纠纷化解新模式,形成了独具嘉陵特色的社会治理新局面。2021年以来,全区涉劳矛盾纠纷2035件,已处理2002件,成功结案达98.4%,为当事人挽回拖欠工资等经济损失约1.4亿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嘉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省人社厅授予“示范仲裁院”称号。


  “一站式”建阵地,实现力量大整合


  建立“一站式”综合阵地。区委区政府无偿划拨1400平方米公房并配套300万元资金,用于全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调中心建设。中心设置农民工绿色通道、劳动监察、人民调解、仲裁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等窗口,同时设置法律援助室、调解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升级办公硬件设施、配备最新调解办案软件、打造温馨和谐环境,夯实规范化、智慧化、人文化联调基础,实现“1+1>2”的工作成效。


  整合“一站式”工作力量。中心通过调整、整合调解仲裁与劳动监察资源,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现有专职仲裁员4人,兼职仲裁员10人,常驻5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劳动纠纷调处信息、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实现法院、司法、工会和人民调解、律师调处等76名相关部门人员轮流入驻,不断提高全区劳动纠纷调处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处置水平,形成了劳动纠纷化解“党委重视、政府主导、人社牵头、仲裁委主办、法院推动、工会支持”的组织构架。


  完善“一站式”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在立案受理、调查取证、仲裁庭审、调解、裁决、送达、结案归档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法律规定进行,宜调则调、宜裁则裁、侧重调解,公平、公正、及时、合法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完善定期协调机制。由政法委牵头,法院、人社局、司法局、总工会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分析全区劳动纠纷处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工会、经贸部门、法院等机构的沟通协调,强化业务指导监督。调解中心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互补融合,形成了“六加”(劳动监察+仲裁+社区(街道)+厂区(园区)+司法+工会)联合调解模式,涵盖劳动监察执法、互联网+调解仲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仲裁审查、司法确认等功能,实现劳动纠纷“一站式”化解。四是完善案后监督机制。就案件中发现的用人单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及程序问题,向用人单位发出仲裁建议书,提出规范管理要求,排除纠纷隐患。


  “一张网”夯基础,实现化解大联合


  织密基层阵地“网络”。遵循“宜专则专、宜兼则兼”原则,积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利用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村(社区)办公室、企业自有用房和人民解调阵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点)353个,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及企业三级全域覆盖。


  完善基层调解“网络”。按照“专事专人、有事有人”原则,依托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办)以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所人员为主,在村(社区)统一由村(社区)会计兼职,在企业由工会、劳资政工组织等人员组成,充实了劳动纠纷调解专门力量,全区共补充完善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24个,调解员117人,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80个,调解员386人。


  强化工作制度“网络”。一是建立劳动纠纷预测、预警机制。针对涉劳纠纷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和重要时段,组织劳动监察等力量开展针对性检查,力争把矛盾纠纷处置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工作指导机制。区中心按“工作分片、责任分区”原则分别落实人员责任区域,定期开展工作检查指导,促进各级调解组织运行规范化、工作常态化。三是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建立全区劳动纠纷“晴雨表”,按月通报乡镇(街道)、企业工作情况,及时督促各地各行业、企业整改问题。


  “一体化”强保障,实现工作大融合


  在组织领导上“大融合”。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纠纷化解工作,在协调重要事项、解决重大问题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涉劳纠纷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专题研究、靠前部署、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宣传发动上“大融合”。将日常宣传与专题宣传相结合,以“平安嘉陵”建设、“八五”普法、“法律七进”为重要载体,大力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劳动人事仲裁法律法规政策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民工返乡、就业招聘活动和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题宣传。加强典型案例的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和教育功能。此外,还通过购买服务,每年发送普法短信60万条,增大劳动者学法普法覆盖面,营造理性和谐的社会氛围。


  在强化保障上“大融合”。除保障区中心建设和日常运维资金外,区财政每年预算资金200万元,将村(社区)调解人员补贴、个案补贴纳入财政保障。同时,在基层开设旨在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预防劳资纠纷的培训讲座,提高基层调解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积极组织安排工作人员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兼职仲裁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督导考核上“大融合”。在压实平安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责任基础上,健全多层次、全覆盖和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劳动纠纷化解工作责任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把劳动纠纷化解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平安嘉陵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考核体系,同其他工作一并督导、一并考核、一并推进。


编辑:唐蕴曦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