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蓬安县司法局:以三个“坚持”为引领 抓实社区矫正“三专”队伍建设
www.nanchongpeace.gov.cn 】 【 2025-07-31 10:30:30 】 【 来源:蓬安县司法局

  近年来,蓬安县聚焦社区矫正“三专”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实践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持续提升社区矫正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平安蓬安”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坚持“专职”夯基


  着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建制改革,夯实执法根基。深入推进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以社区矫正执法一中队改革试点为依托,先行探索先进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构建“社区矫正局+1个执法大队+8个执法中队”链条化管理模式。出台《蓬安县司法局关于成立社区矫正“三专”队伍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厘清社区矫正局、执法大队、执法中队权责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起“一体监管、规范运行、队所分治”的专职执法队伍。


  二是抓好人员选育,配齐专职能手。抓好社区矫正执法力量选育管用,明晰社区矫正工作权责,聚焦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整合具备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人员,充实到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中去,持续选优配强执法队伍力量。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激励机制,及时调整不适宜社区矫正岗位的人员,不断优化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结构。蓬安县司法局现有社区矫正执法人员28名、辅助人员10名、派驻民警1名。其中,法律专业17人,教育专业2人。


  三是抓好阵地建设,提升履职质效。统筹盘活旧司法局办公场所,以“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为牵引,深化数字科技赋能,全要素打造“业务全覆盖,功能大提升”的社区矫正“智慧中枢”,设置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等十八个功能室,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社区矫正执行质效。目前,智慧矫正中心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全部工程预计于8月底完工。


  坚持“专业”固本


  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


  一是聚焦培训提能,提升业务本领。紧扣“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夯实矫正队伍法律知识基础。狠抓队伍建设,通过结对帮带、业务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持续强本筑基,全力打造政策熟、业务精、本领强的高素质社区矫正队伍。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专业律师、业务骨干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执法人员把稳最新矫正“脉搏”,警戒矫正对象时刻筑牢守法“底线”,以实干实绩确保社区矫正案件质量。


  二是聚焦执法监督,强化监督履职。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案件督导检查,用好用活自查自评、交叉检查、上级督查等方式方法,每年邀请市司法局、县人大、县检察院现场指导工作,及时发现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积极发挥先进典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每季度召开社区矫正执法案件质量评估会,聚焦规范执法、教育帮扶、安全管控开展先进模范评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以案促改”,引导执法人员对标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是聚焦规范执法,健全文书档案。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面强化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督促执法过程中必须主动亮明证件,提升社区矫正执法的社会公信力。健全文书档案管理,统一规范社区矫正法律文书格式,明确文书制作标准、存档内容、归档要求,严格执行“一人一档”管理模式,确保每份档案材料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工整规范,为社区矫正规范化开展提供坚实档案支撑。


  坚持“专责”增效


  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强化动态研判,健全监管机制。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聚焦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任务,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风险评估,重点关注思想波动大、潜在风险高、平时表现差的矫正对象,强化走访慰问、动态摸排、心理干预。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研判”机制,定期组织执法大队、执法中队、派驻民警开展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聚焦重点帮教人员、重大变故人员、新入矫人员进行动态分析研判,实施社区矫正“红、黄、蓝”三色预警风险评估体系,形成“分析研判—综合施策—跟踪问效”闭环管理,确保不脱管、不漏管。


  二是强化衔接沟通,督促工作落实。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公、检、法、司等部门数据实时互通,提升社区矫正办事效率。建立“执法中队—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单位在信息反馈、日常走访、教育帮扶等方面的职责分工,确保社区矫正各项管控措施无缝衔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日常督查考核,社区矫正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不定期、不定时对执法大队、执法中队进行开展督查考核,倒逼社区矫正工作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三是强化教育帮扶,助力顺利解矫。持续完善“严管+厚爱”工作机制,围绕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节假日,联合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社区矫正对象行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心理疏导和建设,每季度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深入了解心理困扰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疏导方案,动态跟踪心理状态变化,持续巩固疏导效果。实施困难帮扶计划,联合民政、人社、乡镇(街道)等部门打造“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就业帮扶体系,帮助矫正对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从根本上增强社会归属感和自我认同,助力顺利回归社会。


  


编辑:景薇薇
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员会